筑坚强堡垒 树先锋形象 促科学发展
热词排行:龙华 柠条塔 陇县 紫阳 扶风
陕西旗帜网
Sxdjb.com 陕西旗帜网
你敢干事 保你位子
时间:2016-08-08 14:00:56  来源:  作者:张江舟 杨静

8c4d4a5b8974444e950778ac284faee3.jpg

十八大以来,针对党政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中央出台了一系列规范、禁令,一大批老虎、苍蝇纷纷落网,并受到了法律、党纪的严肃处理。几年间,老百姓们欣喜地看到社会上下风气为之一清,过节送礼的没有了,公车私用的没有了,勤俭节约、光盘行动更成为普通群众的日常生活理念。但如此密集的各种禁令,也让部分党政干部萌生了少做少错,不做不错懒政”“畏政思想。改革需要经验和智慧,也需要勇气和担当,陕西出台的容错机制就是给真正的改革创新者在放手干、大胆闯的同时吃了一颗定心丸
 根据《陕西省党政干部容错纠错办法(试行)》,“容错机制”把严格执纪与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统一起来,严格区分失职与失误、敢为与乱为、负责与懈怠、为公与为私的界限,鼓励干部敢闯、敢冒、敢想、敢试,进一步强化了为创新者容、为担当者容、为实干者容的鲜明导向。 
   1 
正面清单
   像十一份保险 
    “现在基层干部最大的困扰是约束多,不知道干这个事对不对,合理的容错机制能够划定一个边界,就好办了。”西安市莲湖区区长和文全说。 
    
据了解,自《陕西省党政干部容错纠错办法(试行)》公布后,其第六条中明确列举的十一种可以进行容错的情形引起了各级党政干部的广泛关注。 
    
“省上出台了‘三项机制’,对于我们每一位党政干部而言都息息相关,特别是其中的‘容错机制’,更是给想闯想干的同志送来了一场‘及时雨’。”渭南市发改委副主任王斌说,“我们发改委直接担当的是经济发展的重任,当前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涉及到好多利益的博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走偏,可能还要走回头路,对国家一些政策把握不足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2014年市上推进简政放权,要求发改委带头推进‘三集中、三到位’,将我们原来八个科室的审批职能集中到一个科室。由于我们是全省第一家试点,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借鉴,省、市两级部门的衔接存在很多问题,另一方面的压力则来自内部,八个科室合并成一个,这其中存在着大量的利益博弈,当时有很多质疑,甚至反对的声音。”谈起曾经在推进工作中遇到过“怕办错事”的思想负担,王斌说,“当时作为改革推动者的我们压力真的很大,生怕把事情办砸了被追究责任,一路推进中都是如履薄冰、胆战心惊。如果放到现在,这些思想包袱就可以放心扔掉了。容错机制,就是对勇于探索的干部的一种机制保障,只要大的方向、宗旨、意识正确,只要是为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为了老百姓生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允许出现一点偏差。” 
    
采访中了解到,在省委印发试行办法后,各地也纷纷根据当地实际,制定出台了更加细化的实施细则,对于可以容错的十一条“正面清单”也进行了相应补充完善。据渭南市纪委副书记李刚栓介绍,《渭南市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试行)》在容错条件一章中,将“没有为自己、他人、单位谋取私利”作为容错的前置条件;明确重大安全责任事故追究不属于容错范围;增加第十二种情形,“有利于改革创新、发展大局的创新性工作,群众一时难以理解和适应的”;在第四、第五、第八种情形中分别增加“招商引资、支持企业生产经营、征地拆迁”等内容。 
    
为解除干部后顾之忧,营造干事创业、宽容失误的良好环境,《宝鸡市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暂行办法》提出,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履职担当过程中,出现失误、错误和过失,未谋取私利,但符合政策和法律规定,且无主观故意,能主动纠错,可对其免除相关责任或从轻、减轻处理。 
   
 2 宽松环境
   给干部放下包袱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基层需要面对的问题千奇百怪,而基层却又是和老百姓面对面打交道的第一道窗口。在这样的情况下,基层党政干部要是因为思想包袱裹足不前,甚至“懒政”“畏政”,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合阳县委书记李县平说:“据我了解,近些年来我们的很多干部同志在干事创业的时候非常谨慎。如果一些具体工作的推进和规定不够吻合,他宁愿不干,或者慢慢磨,也不愿意在这方面出现一些问题。因为一旦出问题,纪委就要调查,一旦有人告状,就要被问责,干部们经常为了一些很小的事情就背上了处分,甚至搞个诫勉谈话之类的,这成为很多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巨大思想包袱。而现在省上出台的容错纠错机制就是针对这个问题的一剂良药。” 
    
据介绍,作为县一级基层单位,中、省、市各级发给农村的专项资金种类很多,农业的、交通的、水利的、扶贫的、果业的、畜牧的,方方面面的资金都有它的管理办法,如果把给村上修路的钱用到给群众载果树或打水渠上,就属于违规操作,挪用专项资金,这也导致基层很多地方都常会面临“有钱不敢花”的尴尬局面。“村上迫切需要修渠,但上面发下来的却是修路的钱,修渠的钱却迟迟不到。修路的资金不敢动,修渠的资金等不来,最后路也没有修,渠也不敢修。”一位村干部吐槽说。 
    
“我在临渭区当区长的时候,就遇到非常多的这种事。当时在阳郭镇有个秦岭北麓移民搬迁项目‘阳光社区’,为了解决居民的搬迁问题,需要整合各个部门的专项资金,算下来得有七八千万。由于上面对这种专项资金的管理非常严格,想把各个部门的资金整合到一块儿使用,就会涉及到专项资金使用规定。当时区上相关部门的领导就有很多顾虑,因为这是违反规定的,害怕以后没有机会到省上去争取资金,更怕这样硬弄会受到省上的制裁。”李县平说,“容错机制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只要真正是为了群众好,没有任何私心,把资金进行必要的整合,用到扶贫上,用到发展上,用到改善民生上,都不应该为错。我们最近正在起草一个涉农资金整合办法,就是要建议加大资金的整合力度,只要是分到我们这的涉农资金,县上一盘棋进行集中整合。有了容错机制,干部不因这而受过、受处分,三项机制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既有底线,又有保护,干部就敢放开手脚了。” 
    
在西安市碑林区民政局低保科科长常晓华看来,容错纠错办法中列入“在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中,因着眼于提高效率进行容缺受理、容缺审查出现一定失误或偏差的,可以进行容错”这一条,并不是放低工作要求,相反更有责任使工作尽量少出甚至不出偏差。 
  
  3 干部松绑
   程序一定要合法 
    西咸新区党工委书记王军说:“新区最大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在于领导干部‘敢闯敢干’,在工作中奋勇争先、先试先行。要鼓励干部敢为人先、迎难而上,必须在制度层面打消干部们‘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顾虑。”同时他认为,容错是有底线的。对干部做事“容错”,不等于“纵容”,容错机制不能成为为所欲为的护身符。要正确区分犯罪、渎职、过错三者之间的关系,做到“三个区分开来”。处理好“敢作为”与“守规矩”的关系,底线就是“不违法违纪、不为个人谋取私利”,在此基础上,凡是主动作为、创新推动工作出现负面影响的,经党委研究都可以免责或减责。在“容错”的同时,还要及时纠正失误和错误。既为创新奋进者保驾护航,又为他们“校准方向”,避免再走弯路。通过这一机制的建设,从而营造支持改革、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激励党员干部敢于担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容错机制的建立是一种创新性尝试。”制度反腐专家、陕西省社科院政治与法律研究所所长郭兴全说,其实质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允许党员领导干部在干事创业决策过程中出现一定的经济社会风险后,启动相应的风险化解程序,并将这种风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时,对相应的责任人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豁免的一种机制。 
    
郭兴全认为,容错机制的前提是法治,即党员领导干部干事创业决策中的试错,应该是在一定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框架范围内的试错,而不应该是违法违规式的试错。可以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出台符合地方实际的党员干部容错免责机制实施办法,明确豁免责任的主体、对象、内容、追责等。同时,还要推动全社会形成一种容错的文化氛围,干部只要出于公心,为群众谋利益,不是谋私利,符合改革大方向和地区实际,就不应该求全责备。 
    
陕西省社科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刘源则认为,容错的内涵是要求主客观相统一,公正、客观地评价党政领导干部在干事创业中出现的问题。他说:“三项机制的颁布实施,其实质是一次党内立法,在容错的执行当中,如何甄别‘错’与‘非错’,‘能容’与‘不能容’,我们可以借鉴法律上的过错原则进行判定。省上定下的十一条正面清单只是一个原则性的划分,具体怎么容错,还需要在今后推出大量判例以供参考。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很多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在现实执行中的别扭和不合时宜,对这些进行及时必要的清理,干部们的‘错’就会少很多。”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重点推荐
最近更新
热点信息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时空中国 | 免责声明 | WAP
时空中国策划制作 陕西关注网2021第二版  法律顾问:陕西标典律师事务所 郭雪平主任  陕ICP备15004772号-1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