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上午,陕西省医改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对《陕西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行了政策解读。据了解,陕西作为国家第二批综合医改试点省份,未来将大力推进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推进分级诊疗等改革重点,同时,将打造15分钟医疗服务圈提高居民健康保证。
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推进医用耗材阳光采购
据了解,陕西作为2016年国家启动的第二批综合医改试点省,共有30项重点任务。按计划将分三个阶段实施试点,今明两年为第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动员部署,制定配套政策,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突破。
将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运行新机制。医疗、医药、医保“三医”同时发力,加快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将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全面实行药品(不含中药饮片)零差率销售。完善药品分类采购办法,优化配送环节,推行“两票制”,以最低限价分批推进医用耗材阳光采购。
同时,将改革医保支付制度。按照“两保合一、三医联动、方便群众”的原则,建立城乡统一的基本医保制度,实行市级统筹。探索建立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大病保险、应急救治、医疗救助和商业健康保险在经办环节的衔接机制,实行“一站式”服务。
推进人性化分级诊疗打造15分钟医疗服务圈
在推动分级诊疗方面,《方案》指出要利用好信息技术,推进远程会诊系统应用和“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让群众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打造15分钟医疗服务圈,夯实分级诊疗基础,经过努力形成合理的就医新秩序。
而分级诊疗的基本保障就是要建立全科医生制度,按每万名居民有2—3名合格的全科医生标准,建设全科医生队伍。推行家庭签约服务,实行“团队签约、责任到人、挂牌公示、上门服务”,根据考核兑现报酬,让基层愿意接诊。
逐步提高居民基本医保补助长短措施结合用活医疗人才
记者了解到,除上述诊疗改革措施外,《方案》还涉及了有关提高居民健康保障水平的改革内容。一是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政府补助标准,今年新增40元,提高到44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标准今年提高到45元。二是保障群众用药,二级及以上医院基本药物使用比例达到40%以上,镇村医疗卫生机构可分别使用30%、20%的非基本药物,同时要强化用药监管。
陕西省医改办主任、省卫计委副主任刘岭表示,陕西省综合医改要持续有效推进,还必须要深化支撑。陕西省将采取长短结合的办法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短期是定向招聘医学本科毕业生政策;长期采取增加招生计划、增设临床专业等措施,让基层有人看病、能看好病。二是创新编制管理,开展编制备案管理探索,放开人事权,实行全员聘用,搞活绩效考核,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能够用好人才、用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