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首个新型公厕样板间“第5空间”在太原经济技术开发区昌盛公园亮相。这在全省,也是第一个。
这个公厕除了可解决“内急”,还能让人们买热饮、取款、缴水电费、上网,还可供环卫工休息、喝水、热饭、冲澡。
儿童残疾人都能用
这个公厕在位于坞城南路和正阳街交叉口的昌盛公园一角,内有环卫工人驿站、综合服务间、 ATM、 淋浴间等。公厕女卫生间内有11个蹲便2个坐便,男卫生间有4个蹲便、1个坐便以及5个小便器。男女侧位的比例是1:1.3,考虑了女性如厕时间长的问题。卫生间内有消毒设施,洗手台分大人、儿童两种,方便携带孩子的家长使用。
在男卫生间的南侧,是一个综合卫生间,里面除装有残疾人专用马桶外,还安装了“缩小版”的儿童专用马桶。马桶周边都安装了扶手和栏杆,方便残疾人使用。另一侧安装了折叠式的婴儿座椅和婴儿护理台,方便携带婴儿的家长如厕,还可以在这里为婴儿更换尿片等。
环卫工人能冲澡
在综合服务间,摆放着自主货柜机,里面有各种饮料和小吃。旁边的服务台还可以缴纳水费、电费、手机充电。目前,移动 Wifi 正在安装,很快就可以使用。下一步,还会开辟一个独立的空间,用于自助机的存取款等业务。
在环卫工人驿站中,有床位可休息,有微波炉可热饭,还有淋浴器供环卫工人干活后冲澡,换上干净的衣服再回家。这样,解决了周边环卫工人饮水难、吃饭难、休息难的问题了。
洗手水回用冲厕所
我们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卫生间内坐便器上的冲水按钮有两个,分别是单独冲尿液和单独冲粪便的。公厕管理人员介绍:“整个公厕设有完善的循环系统,尿液和粪便分别收集,冲水的量也不同,这样既节约水资源,又便于下一步收集粪便。”
不仅如此,公厕还采用了先进的节水设备和环保处理技术,这里的洗手池、淋浴间等处的水通过处理,再回收用来冲公厕,实现水的循环利用。管理人员说:“循环利用后,单次用水量比一般公厕减少50%以上。下一步,会综合回收利用粪便,制作肥料。”
此外,公厕内部管道还采用了负压技术,能够极大降低厕所内部的异味。
近年来,在北京等城市的公厕建设中,引入了“第5空间”的新概念。这是家庭空间、工作空间、休闲空间、网络空间之外的又一个空间,发源于“解决内急”的公厕。如今,公厕不但要“解决内急”,还要升级为“第5空间”,提供多种便民服务,成为一种街头的便民服务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