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北大学附属医院与高陵区医院签署了《区域医疗联合体合作协议》,未来高陵区医院可通过与西北大学附属医院资源共享,推动医疗技术服务水平进一步升级,并为辖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资源。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医联体建设如火如荼,大医院和小医院“手拉手”,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方便百姓看病就医。作为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医联体探索多形式资源集成、共建及合理分配,满足群众“在家门口看得好病”的实际需求,助推分级诊疗格局构建。通过医联体,大城市的优质医疗资源,可以传导到基层医疗机构,其核心是让患者最大程度受益。例如,西北大学附属医院与高陵区医院建立“医联体”关系后,西北大学附属医院将把自己的优质医疗资源不断输送至基层,以技术帮扶、专科建设、人才培养等为纽带,定期到帮扶单位,通过坐诊、查房示教、开展讲座、介入手术指导等形式,帮助高陵区医院提高医疗水平,让高陵区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更多更好的医疗资源。
医院之间“联体”又“联心”,医联体才能长远发展。现实生活中,医疗机构之间存在经营竞争,利益之争是客观事实,所以建设医联体,共建、共享、共赢是关键,只有兼顾各方利益,上下同心,医联体才能长远发展。凡是以抢病人、占地盘为目标的医联体,或者不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水平、把病人留在基层为目标的医联体,都不可持续。优秀的医联体应紧紧围绕患者的医疗需求,构建上下贯通的医疗服务体系,为病人提供全方位、全周期、连续性的服务。
医联体“联”出百姓就医新模式,希望其下一步能成为基层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的“绿色通道”,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