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县聚焦党建短板,强化担当作为,把选干部配班子与发展结合起来,把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与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结合起来,把人才工作与全面推动创新创业结合起来,狠抓“三项机制”实践应用,为神木全面建成更高质量小康社会提供组织保障。
创新举措 强化组织建设
继续聚焦基层党建工作短板,全面深化“543”党建工作机制。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发挥好党员和“关键少数”的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强化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和书记第一责任。用好“一抓一建一专一管一用一活”六步工作法,即党组织负责人“抓”起来,坚持“书记抓、抓书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在每个自然村建立党小组,实现全县党小组全覆盖;组织委员“专”起来,不得再分配基层党建工作以外的工作;村支“管”起来,村党支部书记必须参加镇办召开的干部大会;智能数据平台“用”起来,将各村各组各户的情况登记得一清二楚,搭起一座党群关系“连心桥”;流动党支部“活”起来,继续抓好“第一书记”和干部坐班值班驻村等制度落实,进一步完善智慧民情台账。
引智聚才 升级人才队伍
依据县域经济发展、产业优化升级及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实际,主动招才引才聚才育才。深入实施好“5125”人才工程,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利用市场渠道聚集人才,多渠道引进高层次人才,积极盘活现有人才,统筹做好各类优秀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探索建立招商引资与人才引进并行的工作体制,依托省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采取技术合作开发、产业技术联盟等方式,引进一批拔尖人才,打造有利于人才创业发展的社会环境。
注重实效 抓好干部教育
充分发挥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院等阵地,有计划、有重点地分门别类进行培训。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教授或部分知名人士来神木县进行专题讲授及辅导。计划举办25期外出培训班,组织领导干部、村干部、“两新”党组织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赴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等院校培训,让干部进一步开阔视野、增长才干。以严肃干部纪律、整顿干部作风、强化干部管理、提升干部能力为抓手,集中整治干部队伍在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多措并举 落实“三项机制”
继续狠抓“三项机制”落实,保障追赶超越提质增效。神木县集中开展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担当实干、追赶超越”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结合“三项机制”,不断完善追赶超越配套措施及保障体系。将“三项机制”与考核工作紧密捆绑,明确标尺,调整分值权重,改进考核方法,针对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结果给予奖励,为考准考实干部提供科学依据,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按照“三项机制”的要求,领导干部考核的结果将作为选拔任用、职务升降、奖惩、培训、调整级别和工资等的重要依据,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追赶超越、干事创业的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