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坚强堡垒 树先锋形象 促科学发展
热词排行:龙华 柠条塔 陇县 紫阳 扶风
陕西旗帜网
Sxdjb.com 陕西旗帜网
平利县正阳镇:群策群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时间:2017-01-20 10:39:17  来源:  作者: 吴环 王建春 王亚琪

 年以来,平利县正阳镇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和魄力,扎实推进移民搬迁、农业产业、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和美丽乡村建设,群策群力打好脱贫攻坚七大战役。

  党建引领,干群齐心。该镇以党建为引领,把脱贫攻坚作为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通过微平台、交流群和“党员在行动”专题展示栏,将每名党员干部到村入户帮扶群众的工作动态展示,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工作积极性;邀请抗战老兵讲述英勇杀敌战斗史、文艺工作者挖掘苦干脱贫典型等方式,努力营造“勤劳致富光荣、自主脱贫可贵”的风尚。51岁的张凤宝本是镇财政所副科级干部,临危受命担任村支书,为全村按期脱贫不分昼夜奔忙,被人誉为“拼命三宝”;残疾人丁顺兵,一家六口,上有智障老人下有上学子女,硬是自力更生脱贫致富,成为身残志坚的典范。

  因地制宜,做优产业。按照“突破茶叶、稳定畜牧、壮大药材、做优特色”的发展思路,实行“11123”产业模式,“十三五”末,人均一亩茶、一亩核桃、一亩中药材、两桶蜂蜜和三头猪,人均收入万元以上。张家坝村2016年共落实产业扶贫82户,新建和改造茶园403亩,种植魔芋320亩,栽植核桃200余亩,发展生猪1126头,养鸡5125只,采取“支部+公司+贫困户”模式,组建平利荣昌生态猪养殖公司、顺利原汁魔芋合作社、珍稀天然野生菜和社区嘉鸿手套加工厂,带动本村232户761人就业增收。其它各村因地制宜,成立了龙洞河中药材种植、鄢家台高山富硒贡茶、泗水坪香菇精制、南溪河冷水鱼养殖等农民协会、合作社10余家。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镇新修道路10公里硬化5公里、便民桥3座,实施安全饮水工程10处,修建村级垃圾临时填埋场5个、公厕5处、排污管网3公里,建成移动基站2处,建起集镇文化广场和两处社区活动中心,安装路灯150盏,依托万顷大草甸,以帐篷节活动为推力,新发展农家乐客栈38家,吸引游客1万余人,带来直接经济收益500万元。

因户施策,探索新路。在房屋建设战役中,以群众满意为目标,让所有贫困户住上安全整洁的房屋。张家坝村62岁的温高德,居所已成危房,自己无力建新,村委会就近为其建起“交钥匙”房屋,8月,老人不操一份心搬进新房。针对少数高龄老人无人赡养问题,探索“亲属赡养”方式为老人脱贫扣牢“双保险”,即由村委会牵头,司法所鉴证,让有赡养能力且双方同意的近亲属与老人签订赡养协议,照料老人日常起居、生养死葬,优先享有生产资料等继承权,同时镇村给予赡养人一定产业帮扶,彻底解决老人后顾之忧。82岁高龄老人向洪早多年独居,两个儿子常年在外,联系无果,镇村干部想尽办法,与出嫁的女儿沟通,签订赡养协议,将老人接至家中安度晚年。

  乐帮勤干,苦尽甘来。帮扶张家坝村的县人社局连续三年上门为村民举办烹饪、茶叶、畜牧养殖技能培训并赠送猪仔、鸡苗提高百姓产业增收,省交大生资公司、县委组织部、机关工委、科协、统计局、农商银行等帮扶单位为村基础设施和阵地建设倾心尽力争取物资经费,夯实“一对一”结“亲”帮扶。张家坝村1组村民赵吉学在包帮干部帮扶下,2016年养猪10头,喂鸡25只,种植魔芋2亩,新建和改造茶园1亩,10月17日全国扶贫日,他幸福地搬进新房,成为全县第一个入住当年新建房的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从帮扶前2843元增加到6000元以上,翻了两番;龙洞河村67岁老人张光德,在包帮干部无微不至关怀下,挺住了接连失去4个亲人的巨大悲痛,一个人在经营好3亩茶园、5亩庄稼的基础上,林下养鸡20余只,养猪7头,日子顺了,心亮堂了,发自肺腑为看望帮扶她的干部们唱起了心中的赞歌。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重点推荐
最近更新
热点信息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时空中国 | 免责声明 | WAP
时空中国策划制作 陕西关注网2021第二版  法律顾问:陕西标典律师事务所 郭雪平主任  陕ICP备15004772号-1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