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县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精心设置培训内容,积极创新培训思路,有效整合培训资源,严格培训过程管理,着力解决干部“不会为”问题,补足干部干事创业“能力之钙”,提高干部履职能力,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人力支撑。
围绕中心,按需施训,丰富培训内容。该县围绕中心工作,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按需施训,有效提高培训针对性。一是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举办1期180余名宣讲员参加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宣讲骨干培训班。二是围绕县镇换届。分别于换届启动前和启动后举办2期700余名县科级干部、换届督导检查组长、干部考察组成员等相关人员参加的专题培训班。三是围绕抓党建脱促贫,联合省委农工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举办1期160余人参加的专题培训;选派11名副科级领导干部参加全国工商联第十四期乡镇干部培训班;同中办电科院联合组织了2期70余人参加的镇村党务干部和脱贫带头人培训班。四是围绕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年,召开2次共300余人参加的全县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年培训暨现场推进会;举办1期150余人参加的党务干部培训班。五是围绕手机加党支部工作,举办1期150余名平台操作管理人员参加的专题培训班。六是围绕党建宣传工作,举办1期150余人参加的全县党建信息骨干通讯员培训班。
结合实际,灵活多样,创新培训形式。在培训形式上做到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灵活多样,提高培训效果。一是组织主体班次集中培训。针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务知识等理论性强的业务知识,组织主体班次,邀请专家教授,集中统一授课,采取讲解、交流、互动等形式,加深理解、加强记忆,提升业务素质,提高理论水平。二是开展网络在线教育。依托公务员学习考试网平台,组织公务员参加网络教育培训;利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组织基层党员定期收看各类节目;利用手机+党支部平台规范支部组织生活,加强监督交流力度;建立各类微信、QQ群,不定期推出宁陕党建新动态,让干部动态接受教育。三是联合师资办班。对本县师资力量薄弱,无单独开展培训能力的,联系高校、单位等联合办班,有效借助教学资源。四是异地脱产短训,同中办等帮扶部门加强联系,借助优质资源,组织干部到北京脱产短训,提升境界,拓宽视野。五是现场观摩学习。通过本县召开现场推进会,观摩交流工作开展情况;组队到商洛有关区县考察学习基层党建特色做法,借鉴先进经验。
分类实施,全面推进,拓展培训领域。在纵向推进的同时,结合各镇、各部门实际横向推开,各镇、各部门根据工作特点和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每年开展各类专题培训。卫计局举办各类业务培训班,培训460余人次,累计选派250名医护人员到省市医疗机构进修学习;教体局举办各学科主题培训班,培训3000余人次,选派教师外出培训300余人次,组织教师参加国培计划远程培训1600余人次;农水科技局依托县农广校和县农技中心培训农村实用人才4000余人次,培训农村能工巧匠、土专家、田秀才、种养能手600余名;林业、档案、人社、财政、公安、统计、计生、安监等部门突出专业知识和实用技能,分门别类开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继续教育、财务管理、依法行政、大鲵养殖、安全生产等各类业务培训班。
建立制度,完善措施,延伸培训链条。为从制度上保障干部教育培训常态化、制度化。一是制定《宁陕县实施安康市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条例的实施意见》,分年度印发干部教育培训要点,明确各年度干部教育培训重点工作任务。二是建立推行干部教育培训需求调研制度,通过召开会议、发放问卷、座谈交流等形式深入开展调研,准确把握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干部需求,依据需求设计培训项目,制定教学计划。三是建立了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师资专家库,聘请64名领导干部和县内专家担任客座讲师,有效解决了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四是建好阵地强化师资。充分发挥县委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配齐配强领导班子,加大经费拨付力度,建成1个标准化培训教室,添置桌椅、计算机、投影仪、录像机、笔记本电脑、音响等必备培训设备。五是严格培训过程管理制度,该县对干部培训过程实行电子化管理,实行学习考勤通报制、学习笔记计分制、考试结果考核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