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县:“党建”催生正能量
时间:2016-09-01 22:08:11 来源: 作者:赵李红 张娜 郭瑞军
在澄城,无论是在镇村社区还是城区街道,在厂矿企业还是社会组织,在机关单位还是一线前沿,总能感受到一种力量在涌动着,这种涌动在澄城县40万人民身上的正能量,来自于600多个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和1.5万名党员率先垂范的引领。
基层组织共建共荣
在农村党建中,澄城县严格落实新的村级组织办公经费和村干部补贴标准,进一步优化农村(社区)党组织设置,各项费用全面落实到位;为加强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他们制订了《村级权利运行清单》,推行“一册三本”新模式,规范村级事务管理,建立《村干部值班登记册》;对全县村“两委”干部、第一书记、驻村队员和部分农村党员干部3000余人进行了培训提升,实现了163个村级活动场所全覆盖;推行“党员承诺制”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在村级活动场所设立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公示牌和党员公开承诺公示牌,7000余名农村无职党员认领工作岗位,作出公开承诺,接受群众监督评议;他们还强化“第一书记”管理考核,按照年度承诺事项,采取现场述职评议等方式进行考核,确定优秀等次14人,对考核为不称职等次的4名第一书记实行了“召回”;按照不定比例、应整尽整的原则,对19个村和1个社区由县级领导带队进行集中整建。截至目前,该县20个后进村(社区)已全部验收销号。
在社区党建中,更具特色的是他们深入开展了在职党员红袖章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城区24个党(工)委110个单位3012名在职党员,设立32类公益性岗位和七种模式党小组,深入开展组团服务和个人志愿服务活动,构建起在职党员“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长效机制。目前,该县所有在职党员都认领了自己的服务岗位,110个单位已开展各类组团服务活动480余次,人均开展志愿服务30小时以上,7个党组织受到省委和市委的表彰。
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领域党建工作中,他们大胆优化组织架构,将全县363家非公企业和7580家个体工商户按区域划分为14个板块,建立了14个党建工作站。站长分别由镇(办)和部门“一把手”兼任,设立了19个社会组织党委工作站,建立健全了纵横到边、覆盖全面、活动开放的区域组织体系,实现了党的组织覆盖率和工作覆盖率动态达到100%。在具体工作中,该县采取县级领导抓点联片,成员单位对口帮建、党建指导员驻点指导等方式,在33个非公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站,择优选树了26个示范点。明确党建标准和要求,积极开展“送制度强规范、送经费强运转、送政策强活动、送党刊强素质、抓党建促发展”的“四送一促”活动。同时从改任非领导职务的党员领导干部、行业主管部门、镇(办)和工商部门中,选派143名党建指导员,实行“一对一”或“一对多”结对指导,形成了“联系一个点,负责一条线,带动一区域”的工作局面,取得了“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良好效果,打造出华元实业、庆乐烟花爆竹、工业园区非公企业党群服务中心等一批“立足稳、叫得响”的党建示范点。
深入开展“两学一做”
随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澄城县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贯穿工作始终,各级领导干部广泛深入调研,分层分类指导基层农村、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厂矿企业、个体户等各级基层党组织建立完善信息库,联系到各类“失联党员”175名,并利用远程教育、微信、QQ等方式对基层流动党员进行动态督查教育。他们为每名党员配备了书包、胸牌、公开信等八件富有内涵的学习资料,在省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六有”标准基础上,增加了“学”“做”过程有记录、个人学习有笔记、“两学一做”有资料、学习教育有专栏等“四有”内容,形成富有澄城特色的“十有”规范化标准。
澄城各级党组织的有效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走在了前列,干在了实处,正如该县县委书记程军所言:“要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基层组织建设、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立足岗位作贡献,凝心聚力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