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激活“组织末梢”筑牢“基层堡垒”
时间:2016-09-01 22:07:08 来源: 作者:罗罡 马斌雨
“百姓的话有处说,村上的事有人管,吃水用电马上办,干部带着群众干。”这是长安区滦镇街道群众对软弱涣散村整治的普遍评语。
今年以来,长安区把软弱涣散村整顿作为践行群众路线、夯实基层基础的重要内容,采取区级领导挂帅抓,区街干部驻村抓,“第一书记”带领抓的形式,按照“十个好”的标准,对22个街道65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进行强力整顿,紧抓班子建设的关键点,破解了村上发展的疑难点,昔日工作“后进”如今充满“后劲”,呈现一派新气象。区委书记杨建强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多次深入软弱涣散村调研指导,力促软弱涣散村从后进变先进,为全面集中整顿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地制宜,问诊把脉找病根。为了找准找实“病根”,长安区一方面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各类表现,对照检查,拉网排查。全区各村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生产生活问题、班子运行中不团结不民主不透明的问题、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贪腐问题”等三个方面查找梳理问题,对软弱涣散整顿对象进行明确。另一方面按照软弱涣散的不同成因,实行“一村一方案,一问题一对策”,做到分类施治。
多措并举,上下联动抓整治。在工作中,滦镇街道对每个软弱涣散党组织,确定了一名包抓街道领导,针对班子配备不齐、工作能力不强的软弱涣村级党组织,街道党工委采取选派5名优秀干部到软弱涣散村任“第一书记”,配强村级党组织班子,增强了班子的能力。截至目前,全街道共有软弱涣散村党支部5个,街道全部下派了第一书记,指导帮助开展工作,提高党支部书记领导水平。兴隆街道安丰村认真落实党员积分制,按照每名党员参加支部学习情况逐项打分,作为年终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依据。东大街道北石村每名党员都能结合自身实际,承诺为群众提供技术、信息等服务,并且承诺内容向群众公示。
狠抓服务,整顿提升见实效。区委组织部投入50多万元对65个软弱涣散村活动场所制度标牌进行了统一制作悬挂,要求各街道结合村级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活动,对活动场所室内进行刷白,硬化活动广场等办公设备,全面优化改善办公环境。同时,着力补齐村党组织服务群众的“短板”,积极对接群众的所需、所求、所盼,下硬茬解决农村发展乏力的问题。对发展滞后的村,帮助制定产业发展规划12个,争取小额无息贷款140多万元,开展农技培训30场,参训4000多人次,硬化村内道路5万多平方米,铺就了富民路,积蓄了村级发展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