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在推进积分制管理试点工作中,紧紧围绕“234”工作思路,依托“三会一课”制度载体,切实夯实积分制管理试点工作的基础,扎实推进全县积分制管理试点工作纵深推进。
建好两本台账。建好村干部积分及党员积分两本管理台账是准确掌握村班子成员及农村党员参与集体学习、活动、守纪、作用发挥的重要依据。按照积分制管理对象的不同,分别建立村级干部积分管理台账和农村党员积分管理台账,明确了由镇党委副书记为全镇村干部积分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联村领导为所联村村干部积分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村党支部书记为全村无职党员的积分管理第一责任人。确保了责任明确,日常计分详实,资料归档齐备,按季公示到位。
抓实三个重点。积分制管理的如何、推进的如何、取得的成效如何,抓住重点才是关键。一是抓实承诺。村班子成员及无职党员的承诺必须要结合个人岗位职责、支部分工、自身实际、便于考评的原则,承诺切合自身实际的2至3项实事,经村支部初审、联村领导初定,镇党委会议审核。通过层层把关,上下联动,确保承诺内容的具体化、能兑现、可考核。二是抓实考勤。为便于管理规范,县、镇统一制作村干部积分手册和党员积分手册,使每名党员干部学习有记录、活动有记载、作用发挥有见证,同时做好了平时考勤与个人记录按月核对相结合、季度会议与按季通报相结合、座谈了解与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确保了日常计分的实打实。三是抓实公示。做好村干部及无职党员的日常计分公示是接受广大党员及群众监督的有效举措,注重把握季度关键节点,不搞年终算总帐,不给党员记“黑帐”,坚决杜绝了打人情分和打分标准不统一的现象,做到了公开评价、相互监督、阳光操作。
解决四个难题。通过近4个多月的试点运行,无职党员成了主角,党组织管理党员有了标尺,组织生活有了准则,积分制管理如同一面镜子提醒党员时刻保持本色,奋勇争先,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开启了一条新思路。一是解决了党员大会召开难的难题。实施积分制管理后,党员的参会率明显提升。特别是纳入积分制管理的21个试点村,党员大会到会率均达100%。二是解决了党员干部不守时、不守纪的难题。通过对无故旷会、迟到早退、请人代会、缺席活动等方面的量化扣分,进一步树立了他们的守时、守纪的规矩意识。三是解决了党小组长形同虚设的难题。在推行积分制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把党员日常考核记分工作交给各党小组长负责,由党小组长每月向支委会汇报,支部在安排专人调查核实。通过层层传导压力,让党小组长切实负起责任,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村支部的工作量。四是解决了党员作用发挥难的难题。通过对党员学习、活动、作用发挥情况的跟踪管理和计分,让党员规范自己的行为,履行自己的职责,实践自己的承诺,做好了群众的表率,使组织的规范管理和要求逐渐变为了他们的自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