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坚强堡垒 树先锋形象 促科学发展
热词排行:龙华 柠条塔 陇县 紫阳 扶风
陕西旗帜网
Sxdjb.com 陕西旗帜网
新民风中闪亮的“中国芯”女孩
时间:2018-08-31 10:18:28  来源:旬阳县仁河口镇政府  作者:刘晓锋 冯雪萍

 

    “624分,重庆大学!”当这个喜讯传来时,汪静和他的家人欣喜万分。2018年高考,旬阳县仁河口镇枫坪村的汪静以624分的好成绩被重庆大学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录取。当陕西“梦无缺”助学育才志愿者问她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时,汪静答道:“因为中兴通讯芯片事件”,在场的人均被这个00后女孩的回答震撼了,短短10字,掷地有声,引人深思。一个在大山深处长大的孩子,她的心中装的竟是“国家”,寒窗十二载,她选择为中国芯片事业奉献力量,只因中兴通讯芯片事件,这个在深山里长大的贫困女孩缘何有如此伟大的情怀?
QQ图片20180831101325.jpg 
    笔者也想一探究竟,眼前的这个姑娘衣着朴素,笑容单纯,眼眸清澈,汪静家住仁河口镇枫坪村,母亲患脑梗有后遗症,她和爷爷奶奶居住土坯房,是大山深处寒门子弟,得知她考上名牌大学,汪氏家族委员会按照新民风的新家规规定,给予她助学奖励。原来在2017年9月1日,仁河口镇汪氏家族就召开了“践行新民风,重修新家规”家族大会,新家规中规定了对子女要重视教育。采访中汪静说:作为汪氏家族的一员我非常自豪,在我求学过程中,族人给了我很多鼓励和帮助,如今,又一次给了我资金上的支持,族人的关怀让我学会了感恩,当我看到“芯片”事件,我就暗暗下定决心,我一定要为国家的芯片事业做点什么,所以我义无反顾的选择了这个专业,而且我将立志读研。” 
QQ图片20180831101503.jpg        
汪静和爷爷奶奶一起干家务
    在汪静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好的家风对年轻人的引导,看到了以新家规为载体的“家文化”的影响力。无独有偶,同样是以624分高分被重庆大学录取的向瑞洋同学,在父亲患病后暗下苦功,由一个学习差生奋斗为一本学生,并立志在物理学方面从事学习和研究。水泉坪的黄前利,因家庭条件有限,高中随出嫁的姐姐在安康铁二中上学,并以一本的成绩被西安理工大学录取。段家沟村的郑宁同学,以631分的成绩被西北工业大学录取,这也是这个家庭供养出来的第三个大学生。据统计,2018年全镇上一本线14人,二本15人,考研大学生4人。
    这种现象,一方面得力于该镇党委政府历年来重视教育,另一面就是在践行新民风中创新举措取得的良好效果。旬阳县仁河口镇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践行新民风重修新家规”活动,目前共12个家族成功的召开了家族大会,修订了新家规、选举产生了家族理事委员会、通过了家族委员会新的组织架构、家族成员签订了承诺书、成立了家族基金会、商讨了违反新家规后的处理办法,新家规家风涵盖近600户2500余人。从第一家孔氏家族开会开始,每一个家族始终把重视后代教育列在了新家规的重要内容,并将“诚孝俭勤和”体现在各条家规中。
    近日,仁河口镇邀请了召开家族会的12个家族代表及8个村党支部书记召开了“践行新民风,重修新家规”族务管理座谈会,进一步交流因新家规促进新民风建设的经验。
QQ图片20180831101455.jpg
仁河口镇召开族务管理座谈会
    “自我们熊氏家族召开家族会以来,9户贫困户已有8户成功脱贫,我们倡导自力更生,拒绝‘等靠要’,同时,家族成员也会无条件帮助真正困难的家庭,我们熊家人都以脱贫为荣,不游手好闲,不好吃懒做,不好逸恶劳。好的家风不仅潜移默化教育引导族人,更能推进社会文明。”熊氏家族代表、仁河口社区主任熊本顺的发言中流露着些许自豪。是的,这样一个积极向上,崇尚自强的家族是应该自豪。
    全氏家族代表全中贤说:“这一年来,我们全氏家族基金会资助和奖励了5名家族中的大学生,资金总计2.8万元,我们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尤其希望孩子们受到更高等的教育,都能成为对国家有用之人。”全中贤的发言赢得了与会人员的阵阵掌声。
    仁河口镇桥上村党支部书记同时也是今天王氏家族的代表王继华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村里为推动红色文化旅游修路毁了一户人家的小部分林地,因未做好其工作,引起了这户姓王的家户人不满,但通过家族会形成的“王氏家族无偿支持家乡旅游建设”这一家规,在族务委员会的调节下, 70多岁的老人主动道歉,认为自己不能为了个人利益拖地区建设的后腿,自己行为给族人抹了黑,为了家乡建设不应如此计较得失。故事虽短,但意味深长。
    “我们孔氏家族这一年来最大的变化就是族人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很大提升,我们家族理事会5名成员实行了分片负责制,按照新家规的要求,在族内解决了不少矛盾,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族,我建议我们的家族会应该每年召开一次,让家族自治成为常态化。”孔氏家族代表孔令山这样说道。
    这一个个真实生动的发言描绘出了一幅幅“诚孝勤俭和”的美丽画卷,镇党委副书记刘晓锋认真聆听了大家的发言,脸上不时露出欣喜的笑容,他说:“我们要深入推进家族自治模式,坚持党的领导,群众主体,因地制宜和模范引领原则,积极探索鼓励家族治理新机制,突出正能量影响,突出仁河口镇朴实民风,倡导新风尚,大力营造家族践行新民风的良好氛围。”
    座谈会上,各家族代表还签订了“姓氏家族拒绝升学宴、谢师宴集体宣言”和“姓氏家族践行移风易俗集体宣言”,家族代表承诺,要以家族为平台,以族人自治为依托将新民风建设进行到底。
    整整三个小时的座谈会,大家踊跃发言,主动交流,积极表态,总结经验,提出建议,无一人离席,结束后仍意犹未尽。据统计,各家族奖励资助高中以上学生25人11.5万元,树立孝道模范15人,处理家族内部矛盾纠纷6件,推出诚信创业典型4人,家族内部帮扶贫困户13户6万元,救助大病家庭3个8万元,捐赠公益项目事业资金20余万元,各家族这种模范作用有力的推动了仁河口镇良好的民风。“芯片”女孩汪静只是仁河口镇家族自治成功的一个缩影,但正是有这样一些在新民风中闪亮的星星,我们的民风建设才会更加美好。以良好家风带民风,才能为社会和谐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既符合我国传统家庭伦理要求,又契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精神,同时还满足了现代社会治理目标的需求,是家庭伦理与核心价值观的致和之道。以现代家庭伦理来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必将能为现代社会治理提供强大精神支撑。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重点推荐
最近更新
热点信息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时空中国 | 免责声明 | WAP
时空中国策划制作 陕西关注网2021第二版  法律顾问:陕西标典律师事务所 郭雪平主任  陕ICP备15004772号-1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