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墙蓝瓦、窗明几净,诊断室、药房、观察治疗室、康复理疗室等医疗用房以及常用医疗设备、电脑、打印机、空调等一应俱全,群众井然有序就医。这是8月2日在高塘镇柿村卫生室所看到的情景。
“看,现在多方便啊!……以前有个头痛、脑热、感冒,要跑到镇卫生院或县城医院,路远且来回折腾,很不方便。很多时候小毛病都拖成了大病。现在好了,有了这个高标准的卫生室,听说还建有与第三二三医院直通的远程医疗系统,看病再也不难了。”8月2日在高塘镇柿村卫生室,正在输液的贫困户郭立超高兴地说。
“以前村卫生室面积小,设备简陋,诊断用听诊器、血压器、体温计‘老三样’,只能治疗一些常见病。不过现在好了,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给柿村建起了高标准的卫生室,并且配备了相应的医疗仪器。为了把卫生室管好、用好,作用发挥好,更好的为群众服务,镇卫生院每天安排2至3名大夫和1名护士驻村值班,满足群众医疗需求,彻底改变了柿村医疗条件落后现状,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远、看病贵以及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等问题。”镇卫生院院长刘惠让介绍道。
“柿村卫生室是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医疗扶贫援建项目,建筑面积148平方米,总投资50余万元。在建设过程中,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领导、市委组织部主要领导多次电话过问工程进度,区委、区政府以及区委组织部主要领导和镇上领导也多次深入柿村,实地查看施工质量,督促施工进度,现在终于建成了,群众笑在脸上,乐在心头,十分感谢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对柿村群众健康的关怀和关心。”柿村支部书记郭焕民激动的说。
郭支书的话语一语道破了区委、区政府对乡村卫生事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村卫生室平时不仅有值班大夫,而且三二三医院医护人员也定期来村为群众义诊、免费发放药品,周边村群众都跑来看病了,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医院的医疗条件和水平,真是小小卫生室,军民鱼水情,好,真好。”言语间,贫困户柯竹梅满满的感激之情。
高塘镇柿村卫生室宛如群众健康的“加油站”,时刻护卫着柿村群众和周边群众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