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延安市委“四化”要求,富县寺仙镇党委紧紧围绕县委确定的“鄜州党建”品牌和农村党建“先锋行动、幸福乡村”主题,通过“党建引领带产业、精准施策搞脱贫、统筹谋划抓项目、追赶超促发展”的党建工作思路,着力打造寺仙“先锋党建”品牌。
强班子提升组织合力
一是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抓手,创新学习形式,丰富学习内容。采取小组学+自己学、集中学+分类学、讲堂学+活动学、远教学+广播学、“1+1”帮带学的方式,将党章党规、村规民约、各项惠农政策、苹果技术管理等融入学习。截至目前,中心组学习18课时,制定领导自学计划13份,撰写心得体会66篇。累计召开支部委员会124次、党员大会69次,党委书记讲党课1次,支部书记讲党课13次,送学上门200余人次。
二是结合“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召开“四评”会议,采用自己查找评、群众帮忙评、邀请代表评、领导点名评的方法,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短板,形成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并公示上墙,滚动管理,接受群众监督。
三是严格落实“一台帐、两档案、三注重、四结合”工作机制,为镇村干部建立业绩台账、实绩档案和后备干部成长档案,将个人业绩考核与承诺践诺、三项机制、重点项目建设、村庄和谐发展等结合起来。
强基础提升产业水平
一是以“两联系”为抓手,定期检查“两联系工作手册”填写情况,搜集群众对村庄发展的好建议、意见,梳理归类后,积极实施。目前,完成了枣林子、狼虎头两村1500米主巷道和青儿塬等4个村13.2公里通村公路的硬化,为姚家塬搭建300亩苹果防雹网,新建姚家塬光伏发电厂一处,引进李家洼果筐厂、南道德果筐厂各一个,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困难。
二是以“帮、学、带”为核心,“一承诺”为载体,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党员根据特长开展帮带活动,管理技术好的党员帮带技术指导,党员信息员帮带信息咨询和苹果销售,普通党员帮带家务农活,并通过党员承诺,将帮带工作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党委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技术培训,确保了每户的管理技术都能得到提升,提高收入。
三是大力支持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搭建产业转型平台。王家庄党支部领办了农丰果蓄专业合作社,29户村民由传统的玉米种植转型,种植黄花菜110亩,14户贫困户发展短期养殖业,养鸡800余只。下一步,将从先期入社的29户村民开始,以黄花菜种植面积入股,采用股份制管理,吸引更多村民参股。
强载体提升品牌效应
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平台,以“便民、为民”为宗旨,创新开展“四亮四评四直通”活动。将党员干部的身份、职责、承诺及各类办事流程在各村便民服务室公示,并配备宣传资料、日常实用工具等,方便群众办事。开展一月一次的村情民意走访活动,掌握群众所急所需,对发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运用“两说一联”机制进行化解,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同时组织群众收听党建广播栏目,第一时间将党的声音和政策传递到群众中。
强考核提升追赶动力
以“月评分、季考核、定目标、奋追赶”为主线,在全镇范围内推行“超越墙”制度,每月镇考核组对各村各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评分,在各村公示上墙,各村根据得分情况确定追赶超越目标,并将超越情况与村干部绩效工资,片长、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年终奖评及后备资格挂钩。通过“超越墙”制度的落实,使各村的工作创新、干部的工作热情、整体的工作成效都得到了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