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坚强堡垒 树先锋形象 促科学发展
热词排行:龙华 柠条塔 陇县 紫阳 扶风
陕西旗帜网
Sxdjb.com 陕西旗帜网
红色旗帜引领脱贫攻坚
时间:2017-01-20 10:42:17  来源:  作者:张林冲

 

初冬时节,层林尽染。地里,刚闲下来的老党员陈德贵正忙着采摘木瓜,“趁着霜降后把木瓜采下来,土法酿酒,订单式生产,销路不愁,也给周围的老百姓带个头儿,做个榜样。”陈德贵一边说着,一边将黄橙橙的木瓜摘下来放进背篓。
今年57岁的陈德贵,是中厂镇顺利村四组人,老实巴交的他之前怎么也不会料到,自己这辈子的三个梦想在短短几个月间成了现实:儿子工作解决了,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戴了大半辈子的穷帽子终于摘了。
陈德贵是中厂镇250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之一。贫穷,一直是刻在他心里的记忆,抹不掉,挥不去。
立下愚公移山志,打赢脱贫攻坚战。近年来,中厂镇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把脱贫攻坚作为非常之事、采取非常之策,积极探索“党建+”脱贫模式,走出了一条“红色旗帜引领脱贫攻坚”的新路子,全力助推越来越多的陈德贵们走上了脱贫致富路,为决胜美丽幸福的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强党建——红色旗帜引领脱贫攻坚
顺利村是白河县中厂镇的后高山村,境内山大沟深,土地贫瘠,自然条件恶劣,全村557户2150人,其中250户618名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贫困发生率28.7%,是全县脱贫攻坚难啃的“硬骨头”。
 “脱贫攻坚,关键在人。”镇村一班人经过充分的摸底、研判发现,顺利村贫困固然有基础条件差、地理位置偏远等客观制约,但根源还在于村班子引领经济能力不足,群众自身发展意识不强,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导致,这也是实现村销号户越线的最大难题。
抓住县镇换届契机,一场贫困村基层党组织整顿提升活动拉开帷幕。“村‘三委’班子是身处脱贫攻坚最前沿,熟悉掌握村情民意,是党的政策在最后一公里的直接组织者、落实者,”中厂镇党委书记张林冲打了一个比喻:“班子就好比是领头雁,头雁找好了,飞行的方向自然就定了。”
村主任周玉成就是这时候进入顺利村“三委班子”。今年44岁的周玉成,下过煤窑、开过面的,经过辛苦打拼,2012年头脑灵活的他开始干起了工程承包,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一个人富不是真的富,顺利村要发展就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带头人。”当时镇领导的一席话,让他萌生了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的想法,并成功当选顺利村村主任。
敢闯敢干的周玉成带领大家成立了脱贫攻坚施工队,吸纳30余名贫困劳力参与其中。修路、架桥、建社区……经过几年的努力,“新型社区拔地起、路桥堤电水齐备,娃子上学不交钱、看病养老有人管,电视网络户户迁、跳舞锻炼村址见”的顺口溜在村民中广泛流传,顺利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贫困户腰包也鼓起来了,现实的变化印证了村“三委”强大的战斗力。
今年,周玉成被发展为预备党员。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强,发挥村“三委”班子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引领作用,是中厂镇基层党建扶贫的核心思路。在这一思路导引下,一大批像周玉成这样的农村党员和致富能手,走上村领导班子,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在顺利村,“三委班子齐带头、村内企业有作为、经济组织勇担当、全体党员谋发展、优秀人才促脱贫”的红色旗帜引领脱贫攻坚工作格局已经形成。目前,已形成了以圣雨峰茶业有限公司、紫熙农产品公司、白河水色饮用水有限公司3家规模以上企业,以茶叶、黄洋芋、核桃、木瓜为特色的产业合作组织、农家乐、党员大户16个,累计带动118户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同时,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积极性也进一步增强,村内外各界能人志士和企业积极募集资金14万元,成立了顺利村扶贫基金,用于解决穷尽一切政策措施仍不能有效解决困难的家庭,有效破解了村级互助组织没钱办事的难题。
抓搬迁——用好政策指导精准安置
秋雨连绵,陈新兵得空粉刷自己的新房子。夫妻俩自己动手,浑身上下沾着灰浆。
100平方米的新居拔地而起,夫妻俩干劲儿十足。“天气好的时候,工地上抽不开身,趁着下雨把工期赶赶,争取年底就能搬进新家。”陈新兵脸上一脸的自豪。
谈起这个新家,陈新兵话匣子打开了。由于家里贫困,陈新兵一家五口一直蜗居在山上仅有的一间土房里,家里来个客人都转不开身,房子成了一家人最迫切的需要和最热切的期盼。镇村干部多次上门动员他搬迁,一提起巨额的房款,陈新兵心里直打退堂鼓:穷是穷,好歹不背贷款。最终打动陈新兵下山的还是政府的“巨额”补贴政策与帮扶干部贴心的诚意。
去年,经过村民评审,陈新兵被评为顺利村贫困户,一辈子没服过输的他脸上挂不住了,晚上就和妻子商议,无论如何得把贫困的帽子摘了。随着县上脱贫攻坚政策的陆续出台,更坚定了陈新兵脱贫摘帽的信心。在镇村干部的帮扶下,陈新兵在顺利社区买了一处新地基,目前主体已基本完工,预计装修完总共要花费15万元。“国家补贴12.5万元,自己在想点没办法就能入住,好歹有自己的房了嘛”,陈新兵搓着手乐呵呵地说。
 “把解决安全住房作为贫困家庭脱贫的先决条件,立足贫困户贫困村实际,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政策措施,确保困难家庭都有安全住房。”县委书记陈晖多次在会议上强调。
陈世健能搬出穷了一辈子的山沟沟,得益于白河县针对特困群众的住房安置政策。和陈新兵的自建的小楼不一样,陈世健家搬进的是一套60平方米的安置房。但是,这套房子他自己没花一分钱。
 “老陈的妻子患有精神病,生活不能自理。为了照顾妻子他只能在周边打短工。要是跟风买房、盖房,背的债就能压垮这个家。”村党支部书记陈新江介绍说,经过村民评议、村委会审查、公示后,陈世健作为顺利村第一批特困安置对象搬进了功能齐全的新家。
陈世健搬进了新家,帮扶干部没有就此撒手不管。陈世健有木匠手艺,陈新江帮他在附近找了一份木匠活,既能挣钱养家,还能照顾妻子。去年,帮扶干部还带他去参加了土蜂养殖培训,发展土蜂养殖15箱,仅蜂蜜一项收入就达8000多元。
“‘挪穷窝’才能‘进富窝’”。中厂镇始终将扶贫搬迁工作作为斩断贫困代际传递,避免农村复制农村的有效手段来抓。针对贫困群众户情实际,精准识别、因户施策,以最大的决心和魄力解决贫困群众的安全住房问题。截至目前,顺利村已有161户贫困户搬进了集镇、社区和公路沿线,告别了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一场 “挪穷窝”“拔穷根”的脱贫行动,让顺利村人民搬出了贫困,搬出了一片新天地。
点产业——互助合作确保持续增收
产业薄弱,是贫困地区的“软肋”,培育富民产业,就是培养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的内生动力。中厂镇顺利村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因户选产业、因村定项目,探索出了“一业为主、多业为辅、长短结合”的产业扶贫模式,列出产业“菜单”,由群众决定扶贫产业项目。
“因户选产业、因村定项目,我们把菜盘子端出来,让群众自己选。”中厂镇镇长余兴海对产业扶贫颇有一番思考。如何让选准既符合贫困户自身实际又合胃口的产业?中厂镇在实践中探索出了政府“配菜”、贫困户“点菜”、部门“上菜”的“菜单式”产业脱贫模式,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以合作社为龙头配好“菜单子”,让群众有“菜”可点,切实让合“胃口”的产业帮助他们拔掉 “穷根子”,走上致富路。
“现在收入多了,住得敞亮了,人也自信了。”王官富仍沉浸在乔迁新居的喜悦中:“过去我们地里种什么是领导说了算,今年种核桃、明年种黄姜,走了好多弯路。现在由我们自己做主,大家的积极性就上来了。”
今年38岁的王官富,正顺应着乡亲们口里的“三十六、发一路”的美好愿景,快步奔上了脱贫致富路。回首以前,王官富脸上的笑容一敛:全家五口人居住在离公路五六里的山上,夫妻俩奔命式的耕种着几亩山地,却年年逃不脱入不敷出的尴尬。
王官富时常望着门前的大山兴叹,只会种地的他,每年大量的时间花在弯弯绕绕的盘山小道上,贫困出不去,富裕进不来。去年,村里成立了黄洋芋合作社,在镇村干部的帮扶下,王官富种了四亩地的黄洋芋,仅此一项收入14000多元。
今年初,王官富一家搬下了世世代代居住的大山,在山下买了一栋新居,除去搬迁补助,自己基本上不出钱。头脑灵活的他和妻子一起盘下了一个小卖部,随着上游红石河旅游的兴起,生意也日渐红火起来了。王官富介绍说,他一家的变化得益于“一户一策”的精准脱贫政策,镇村按照贫困户的实际精准制定帮扶措施,让干部帮扶有抓手,贫困户脱贫有底气。如今,合作社已吸纳贫困户26户,发展黄洋芋200余亩,户均增收5000元。
同时,为了让贫困户规避市场风险,保障贫困户农产品收益, “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 公司+基地+贫困户”的互助合作发展模式在不断的探索中付诸实践。
“我是一名党员,有能力了,就应该为家乡多做贡献。”雷银礼这样阐述自己返乡创业的想法。10几年前,凭着一股子干劲儿,雷银礼从一个矿工做到了煤老板,发家致富后,他又返乡带领大家发展规模种植。
当时,雷银礼自己流转了100亩地,发展种植业。由于没有选准项目,产业链条短,都以失败告终。最终,他发现退耕还林后漫山遍野的木瓜,量大质优,苦于没有市场,烂在地里,无法产生效益。经过试验探索,雷银礼找到了一条以生产木瓜果脯、木瓜酒为主的木瓜制品加工的致富大道。如今,他开办了木瓜深加工工厂,成立了顺水木瓜合作社,自己发展管护标准化木瓜园400亩,辐射面积2000余亩,组织入社贫困户39户,解决贫困户就地转移就业32人,年销售额达400余万元。
 “只有找准产业,让群众‘点菜’,才能够为扶贫持续造血!”雷银礼的想法与中厂镇的产业扶贫思路不谋而合。
“我们将持续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发展优势,让每个贫困户都在适合自己的企业里收益,都在适合自己的产业合作社里赚钱,都在支部的有效引导下实现脱贫。”张林冲信心满满地说。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重点推荐
最近更新
热点信息
站内搜索: 高级搜索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联系我们 | 时空中国 | 免责声明 | WAP
时空中国策划制作 陕西关注网2021第二版  法律顾问:陕西标典律师事务所 郭雪平主任  陕ICP备15004772号-1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