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窑洞、睡土炕、围炕桌、吃红枣、喝米酒、听民歌、赏美景、体风情、悟文明、传文化,华夏同源堂打造着这些最为传统的生活原貌。
在文化资源富集的吴堡县,同源堂伫立在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越来越受到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同源堂由陕西省政协常委、文史委副主任张耀琪投入巨资历经四年建设,总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根据当地地势特点,分阶梯式依山而建。
同源堂源于其得天独厚的周边环境和历史人文。张家墕村原名凤麓村,是吴堡县境内最大的村庄,现有人口1000多人,是“民间艺术大师”张天恩的故里,素有“民歌之乡,秧歌之村”美誉。它东临千年石城铜吴堡,南绕晋陕黄河长峡谷,西接黄土高原大腹地,北连史前遗址寨子山,历史上的军事战略雄踞之高地,秦晋往来交流之要地,华夏民族交融之重地,文化资源富集之宝地。其前身是座落在凤麓村山上半山腰的张家老院,一线三孔接口石窑和一孔塌了口的土窑洞,原有的马棚和大门早已倒塌,但残石旧址尚存,院子里的石磨和硷畔上的碾子还在守护着主人,张耀琪及父辈就出生在这里。1973年其父张问士迫于生计拖儿带女流落长安,后迎改革开放,张耀琪审时度势,顺势而为,凭借陕北人坚强的毅力、聪明的智慧,踏上了创业之路。成功后,他秉承父愿,致富回报家乡,以家乡厚重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为依托,以华夏民族龙德传人为己任,翻修老宅,修善村庙,援建学校等一系列造福乡梓,回报社会的公益事业,倾心打造了华夏民族的精神家园——同源堂。
同源堂旨在展示和传播大河套民族民俗文化、长城草原游牧文化、黄河黄土农耕文化、大漠塞上生态文化、红色陕北革命文化、西部能源科技文化,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基地、大河套文化影视传媒拍摄基地、民族团结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书画写生创作基地、秧歌戏曲展演基地、休闲观光生态胜地、乡风民俗体验宝地,成为铜吴堡的著名景区,榆林市东大门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西部文化大省的重要支撑,乃至华夏民族的心灵家园。
除弘扬传统文化外,张耀琪还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2014年,张耀琪捐资165万元翻修了吴堡县张家墕小学的校容校貌,新建教学楼,学校硬件设施有了极大的改善,教育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日前,吴堡县张家墕小学举行了爱心人士张耀琪捐赠仪式,由张耀琪先生出资,向全校63名学生捐赠了新书包、新校服。县教育局、宋家川街道办相关领导以及张家墕小学全体师生参加了仪式。
通过一次次的爱心捐助,不仅仅带给了师生们物质上的馈赠,更给予了他们精神上的教益和鼓舞,让孩子们常怀感恩之心,热爱生活,努力学习,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仪式上,校领导代表张家墕小学对张耀琪先生的爱心捐赠表示深切感谢,并表示,张家墕小学全体师生一定不忘恩情,珍惜机会,以优异的成绩回报支持教育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把张家墕小学办成一所社会满意、家长满意、学生成才的优秀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