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利县按照“选准一个能人,带好一个班子,搞活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总体思路,着力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提升村级组织服务水平。
拓宽视野,选拔治村富村能人。采取“内选、外引、下派”等途径,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产业大户、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提前退岗或退休干部职工中培养选拔村级党组织带头人,把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一好双强”型人才充实到村干部队伍中去,实现“能人治村,能人富村”。目前全县村干部中致富能人占90%以上,涌现了全国劳模樊文来、洪善存、全省劳模殷刚等一批优秀村干部。针对个别发展较滞后、本村没有合适人选的村,选派熟悉农村工作、具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和发展农村经济本领的县镇机关干部到村任职,目前全县共有14名镇选派干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今年,还选派了59名市县镇机关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助力村级班子队伍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
强化培训,提升思想工作水平。县上每年对村干部进行一次集中培训,并不断创新丰富培训内容和形式,提高培训效果。针对不同类型村干部的个性化培训需求,向村级组织下发《农村干部培训需求调查表》,从学习形式到学习内容等多方面广泛征求村干部对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建议,研究确定培训专题,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专家授课+讨论交流+现场参观”三位一体的培训方式,增进交流互动,提高培训质量。同时还实行“一课一试制”,即每授完一课当即进行一次闭卷测试,考试成绩及时通报,结班时评选出优秀学员进行表彰奖励;建立村干部培训档案,将每位学员的学习表现、学习成绩等情况抄送各镇党委,并纳入村干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实行与个人评先选优相挂钩。
提高待遇,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一是大幅度提高在职村干部报酬标准。根据各村人口多少、区域面积和工作量大小等因素,划分为一、二、三类,科学核定村“两委”主要负责人报酬。二是发放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对任职10年以上的离任村干部,以任职时间为基数划分为3个档次,分正职、副职确定每人每月40元到70的补贴标准。三是建立科学激励管理机制。村干部任职报酬由基础补贴、绩效补贴和工龄补贴三部分组成,基础补贴占60%,绩效补贴占40%,工龄补贴标准按工龄每年5元发放。基础补贴和工龄补贴通过镇财政所建立村干部个人帐户,按季发放,每季首月拨付到人。绩效补贴由各镇统筹安排,根据各村类别、年度目标责任完成情况和村干部个人考核情况,在年终一次性发放。绩效考核,破解了村干部“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难题,激发了村干部创业谋发展的活力。
加强培养,充实后备干部队伍。大力开展“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和村组干部”的“双向培养”活动,近三年,全县有68名非党致富能人经过培养成为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采取“三荐一考一评示”(个人自荐、党员群众举荐和村“两委”推荐,镇党委考察,党员和群众代表会民主评议后公示)的方式,将350名年富力强的优秀人才列为村级后备干部,对10名考核不合格的及时调整出后备干部队伍,对后备干部出现空缺的村及时进行补充,使后备干部队伍始终保持充足的数量、较高的素质和合理的结构。对后备干部逐人建档立卡,实行结对培养、设岗锻炼和定期培训,严格考核,把培养成熟的后备干部及时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今年村“两委”换届中,有105名后备干部进入村级领导岗位。